杨扬,这位充满传奇性的顶尖运动员,迄今保持着中国拿过最多世界冠军的运动员纪录。退役之后,杨扬顺着冰上运动的脉络,凭借无休无止的好奇,以名目繁多的身份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从规则的参与者到制定者,她始终希冀体育的精神与力量能在更辽阔的疆域和人群身上绽放。世界芜杂,真相难明,她遭遇过困惑和烦恼,却并不害怕,只因抛开外界的评价与世俗的眼光。杨扬说,她取得的最大成就,是“至今还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黑色高领超薄透色打底衫、黑色对称褶皱设计西装、黑色褶皱拖尾薄纱裙 均为Givenchy
1800平方米的冰场空无一人,站在围栏外,丝丝寒意从地面升腾起来。一束光点亮,聚拢,杨扬站在焦点之中,冰鞋在脚,裤子是中国红的颜色,黑色上衣拖着一尾轻纱。摄影师凑近,工作人员开动风机,轻纱曼舞,远景是挡板上“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的字样。在辉煌的运动生涯中,杨扬斩获了59个世界冠军,涉足全世界为数众多的冰场。但这一次,她站上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场”:她一手创建的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
如今,无论训练或比赛,冰场通常灯火通明。因拍摄特意调暗的光线,意外唤醒了杨扬儿时的记忆。她一般早早抵达训练基地,稍显年代感的冰场,灯光透过玻璃折射进来,照亮了时间幽暗的隧道。12岁的杨扬在日记里写“如果怕苦怕累,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淘汰的”,笔握在手里,写的是心中款曲。
“好在我没有离开这块冰面。”杨扬说。自2006年退役后,她顺着冰上运动的脉络,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也触摸生活的本质。她先后在清华大学和美国犹他大学求学,是中国第一位以运动员身份当选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后担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她是国际滑联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速滑理事,连任世界反机构(WADA)副主席。她开设了国内首个市场化的冰场,发起了关注青少年体育教育与退役运动员职业发展的“冠军基金”。今年2月,她以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的新身份前往肯尼亚。
光鲜的履历,名目繁多的身份,没影响杨扬对家人的陪伴。她和先生都喜欢自行车骑行,孩子尚在襁褓中,他们在自行车上“加载”能放进两个孩子的“黄包车”。她开玩笑说,骑到上海的黄浦江沿岸,回头率比开法拉利还高。孩子刚学会走路,就由着他们在冰上玩。工作日程最满的那几年,她背着年幼的女儿去挪威、韩国、美国出差,将近两个月,绕着地球转了一圈。和孩子在一起,杨扬深觉踏实,也感恩家人的支持。2016年,她以最高票数当选国际滑联理事,“闺女是给我拉了票的”。看起来,杨扬精于规划和安排,但她自己不这么认为——她只是拥有无休无止的好奇,听凭理想和初心驱动前行的脚步。世界芜杂,真相难明,难免有弯道和歧路,她遭遇过困惑和烦恼,却并不害怕,只因抛开外界的评价与世俗的眼光。杨扬说,她取得的最大成就,是“至今还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她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听到世界的心跳。
黑色高领超薄透色打底衫、黑色对称褶皱设计西装、黑色褶皱拖尾薄纱裙 均为Givenchy
曾经,那个出国不敢讲话的杨扬,如今,在中英文之间无缝切换,有时她的口头表达也会夹杂英文。语言是思想的轨迹,也是生活的半径。所有的习惯,回溯起来,都能望见她一路走来的轨迹。
1999年,运动员杨扬作为短道速滑项目的亚洲代表,去波兰参加国际滑联运动员委员会的会议。当时的她不会英文,波兰领事馆为她配了翻译。“以前我们开大会,主席台上讲话,我们在底下睡觉。”心直口快的杨扬说,“那次会议是一个长桌,对面是主席、秘书长、理事,我们是运动员代表。”杨扬双手比划,模拟当时的情境。她发现,其他运动员会提很多问题,预算怎么支配,比赛赛程如何安排,对运动项目的规划有什么建议。但她不知该怎么提问,“我们和外国运动员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杨扬说:“茶歇时,我问滑联主席,我们干吗来了?主席说,你应该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那一刻,她第一次意识到,运动员能改变些什么。回国后,杨扬用A4纸打印了“请勿吸烟”的标语,贴在国家队的训练场上。领队看见,笑了:“出国开一次会,长本事了。”对杨扬来说,原来运动员的边界不止于赛场,中国体育人能够与世界沟通互联。初心,就此发芽。
在杨扬眼里,如果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比作第一次人生,退役意味着第二次人生的开始。彼时,第一次人生的高光还未完全点亮。2002年2月16日,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项目夺金,为中国代表团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她迄今保持着中国拿过最多世界冠军的运动员纪录,无人打破,但这份殊荣的收梢,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铜牌退役”,杨扬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盐湖城冬奥会结束后,杨扬退役求学。收到国家队递来的复出邀请,想到“老带新”的使命,她决定为都灵冬奥会搏一把,暂停学业复出参赛。“队里希望我承上启下,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杨扬回忆,“另一个原因是我从不患得患失。”她想过不拿金牌的情况,好奇输了会遭遇怎样的人情冷暖,但内心告诉她,可接受不拿金牌,但不能当逃兵,不能接受没有全力以赴的自己。哪怕走远路,过窄门,下定决心就要毅然走下去。
22年前,从盐湖城载誉归来的杨扬接受央视采访,她谈及对未来的设想:“冰上运动已是一段完整的人生,我很幸运,马上又要有退役后的第二次人生。”往昔的心境,杨扬记忆犹新,“我对第二个人生有很多期待,当时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但我认为会更精彩”。当年,她有过不同的选择,当教练,做管理,依循体制设定的路径;或者,到海阔天空里去跃一跃,闯一闯。杨扬选了后者。“我不安于现状,重复两三次,我就烦了。什么样的事情有挑战,我就要去试试。”2006年,杨扬获得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的提名,成为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她口中一系列“volunteer”的世界之旅,就此启幕。
杨扬的妈妈偶尔会问她:“你没个单位,咋这么忙?”话里有谐谑的意味,背后是杨扬的行事逻辑。“当运动员时,我要赢,这是使命。退下来后,你赢过了,如何能有更高的追求?”,她自问,也找到了答案,“让更多人在体育中感受到价值和收获。话说起来有点高大上,自私地讲,是我在另一个层面上的自我满足”。
杨扬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国际组织势必有立场和利益的差别,这些年,始终在为运动员权益奔走的她,遭遇过直接对垒的时刻。向来不喜欢冲突的她,竟然和人当面起了争执。理占了,说赢了,但她还记得,“打完这一仗,双手还在抖”。参与得多了,杨扬总结出一些心得。她发现,在国际事务中发声,是体育人本就拥有的机会,需要善用。参与规则的制定与优化,为国际组织做贡献,和为中国争夺话语权并不矛盾。唯有更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才能让运动长远发展,中国自然是其中的受益者。
置身国际组织,难免有拉扯。陷入困难时,杨扬会想两个词:一个词是初心,“当初为何会有这个目标?出发点是什么?回到最初内心的源头,杂音会慢慢消失”;另一个词是理想。她不是精于绸缪的性格,但会被理想的光芒打动,当她看到韩国和朝鲜的运动员携手走进奥林匹克赛场,莫名觉得感动。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杨扬关注到难民代表队。了解到运动员身后的家国与命运变迁,看他们克服千难万险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她深受触动。去年秋天,联合国难民署给她发来担任亲善大使的邀请函,她欣然应允。描述当时的心情,她用的词是“荣幸”。对以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的新身份探访肯尼亚的行程,杨扬表示,会相对更关注难民中的女性与孩童群体,让体育的精神与力量在更辽阔的疆域和人群身上绽放。
事实上,在探访之前,务实的杨扬已行动起来。去年12月,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期间,她促成了国际滑联主席和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的会面。经由她的牵线与讲述,不少合作意向已产生。为了目标,杨扬直言愿意倾其所有,也期待更多的同路人加入。“现在的世界让人有一种无力感。几年前,我们不会想象还能发生热战,对吧?人类的进步可能并不大。”她说,“希望任何一个人都能尽一点力,让世界找回理解和包容,变回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它应该有的样子。”
除了高蹈的理想,杨扬的双脚也踏着坚实的土地。2013年成立的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迎来了第十个年头。这不仅是一座冰场的从无到有,也是杨扬“从零到一”的迈进。公司运营、团队管理、政府合作、校园推广,这些对她都是崭新的课题。“当运动员时,规则和目标是很清楚的。但到社会上摸索,这些就不那么清晰了。”杨扬说,居中协调,无论是运营技术还是生活阅历,她都获得了很大的成长。至于营收,她又开起玩笑,“前几年担心再不止损,会赔个底掉,还好现在保住了”。
无论是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或冠军基金,因“杨扬”两字,它们时常受到关注。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问杨扬,你有那么多职务,现在什么级别了?你操持基金,盘子多大了?你做冰场,市值大概多少?去年,甚至有奖项找上门,希望杨扬出席。“你知道我的公益项目是什么吗?”杨扬问,“没有人知道。我们帮助运动员,究竟在帮助什么,没有人在乎。”她礼貌婉拒,庆幸自己远离热闹与繁嚣,仍然有扎实的事情可做。
精力充沛是杨扬的天赋。2018年,她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任期已满。巴赫主席在感谢致辞里复述了每一位到期委员的工作情况,杨扬才意识到,她担任的职务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安吉拉·鲁杰罗更多。她问鲁杰罗,为什么?“你从不拒绝”,鲁杰罗回答。杨扬才意识到原来可以说不。不过,从后续的工作经历来看,说“不”从不是杨扬的优先选项。她全程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与举行,致力于保障运动员权益,办成一届真正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冬奥会。在世界反机构(WADA)副主席任内,她希望深化运动员随行人员项目,从整个链条的角度来落实反工作,这也是WADA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的重心所在。这一个项目是她在连任副主席后的执委会上正式提出的,巴赫对此深表赞同。
披荆斩棘,阻碍挫折也属必然。杨扬从不讳言自己的困惑与局限,这反而是自信自知的表现。她一度对新媒体心生抗拒,乃至恐惧,也曾在奥运期间做过一个周播节目的主持。做完之后,她感到自己的学识阅历只能做一个“传声筒”,随即选择暂时告别。现在,她有了更多积淀,表达欲又回来了。“我的底线是不能做坏。”杨扬说。
英气、飒爽、直接、果敢,语速很快,爱笑,也爱开玩笑,这是杨扬在聊天时给人的印象。源源不竭的好奇心是她拥抱世界的动力,某一些程度上,她感觉自己更偏向通达广博,而不是纯粹聚焦。“感觉男性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非常投入。而女性因为母职、传统这些原因,更擅长在复杂的情况下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杨扬转头问身边的先生,“我说得对吗?”顺势又开起了玩笑,和生活中的你我并无二致。
人必须经历苦,才能尝到甜,杨扬从小建立的观念让她在捷径面前绕道而过。身处不惑之年,她凡事都坦然接受。“没有惑,怎能成长?”她说,“我们可能撼动不了世界的现状,但只要有机会,我愿意从具体的人和事开始,去推动力所能及的改变。”
问及在自己的坐标系里,怎么评价最满意的成绩?杨扬没有犹豫:“我最大的成就是至今为止,还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发令枪响前,运动员能听到心跳声;夜阑人静处,未眠人能听到心跳声。这些或许都不稀罕。难得的是,穿行于奔波忙碌的日常,步履不停,每一分,每一秒,她依然清楚地听见自己和世界的心跳。
上一篇:卷出全世界直播带货入侵美利坚
- 别不信塑料袋其实比纸袋和布袋更环保:限塑令错了吗?2023-07-22 20:16:26
- 我国塑料袋商场现状剖析及远景猜测陈述2023-07-22 20:16:34
- 2022年我国塑料制品产值近8000万吨!广东仍最高2023-07-26 07:59:32
- 我国塑料制品开展现状与远景剖析2023-07-26 07:59:40
- 2022年我国塑料制品职业商场数据猜测剖析2023-07-26 0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