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后,全球市场已显示:依靠部分企业自愿性承诺治理塑料污染的效力明显不足。
根据代表全球20%塑料包装用量的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所发布的2022年进展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其签署方所使用的原生塑料总量已经恢复到2018年的基准水平,从而逆转了2019年和2020年的下降趋势。
签署方重复使用模式包装用量占比年年在下降,2021年只是总量1.2%。很明显,单纯依靠企业自愿承诺,关键指标方面没办法取得显著进展,甚至已然浮现退步。
全球头部环保组织和机构已经洞察到这个严峻的挑战,因此,近两年一直在更为积极地加速全球塑料协议的推进工作,其工作与塑料协议相关的内容和投入比例已经更为突出。
2024年,将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涉及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产、设计、回收和处理等(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为构建塑料污染全球治理法律框架起到重要奠基作用。这是自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全球范围内最具雄心的环境行动之一。
不过,不同国家之间对待全球塑料协议的定位存在巨大的分歧。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自身塑料回收率仅有约6%的基础上,提出以国家行动方案为基础的谈判定位,让单个国家自己来决定所生产和使用的塑料总量;同时,美国的提议强调回收,以及投资基础设施,这很难让人信服。
全球很多人士已经对类似的承诺,例如巴黎气候协议,失去信心,他们都以为其行动已经没办法阻挡全球气候改变的步伐。此外,美国参与塑料协议谈判的主要对外发言人在召开的“塑料回收大会”又表示,希望这个协议是一个整体方案,包括减量和重复使用。
联合国从会员国收到60份公开提议和来自非政府组织的约200份建议,几种主要提议方将正面冲撞。
其中,欧盟和以及由挪威和卢旺达所领导的终结塑料高雄心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提出应设立全球减少塑料生产的目标。
该联盟声称,每个国家都应该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来减少原生塑料聚合物的生产,达到一致的水平,实现共同的目标。很明显,该主张和美国和沙特等国家的提议存在很大的分歧。
在国际社会对塑料污染治理重视程度升高,沟通当中的分歧愈发凸显。由于循环经济体系在欧盟绿色新政被视为关键,因此其循环经济的建设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样板,其推进程度以及成效,都将对全球其他几个国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欧盟在相继推出欧洲塑料战略和一次塑料指令之后,正在试图通过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对欧洲塑料循环经济建设增加更全面的推动力。
很明显,其中的可回收性设计和管理,以及再生含量的要求等都不仅对欧盟内部市场和包装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对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和运营产生波及效应。
其中,欧盟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规划等法规要求到2030年,所有包装都必须是在经济可行条件下,可回收的或可重复使用的,因此可回收性定义,以及基于此定义,与相关认证以及与包装标签的联系,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出口欧盟的包装产品产生一定影响。
再生含量的认定 ,不仅对欧盟边界内外的物理回收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对一些所谓的先进回收技术,例如BHET解聚合等,产生关键影响。
目前,澳大利亚正在讨论的ReMade标签机制,不仅鼓励再生含量的使用,其中提议建议就包括是否要求ReMade产品的主要转变必须发生在澳大利亚,以及50%再生含量必须是本土生产等等。
欧委会所建议的五级回收评价依据的是可回收的包装质量比例:70%以下的质量是不可回收的包装将在2030年开始被禁止。从2035年开始,只有可以规模化回收的包装才被允许进入市场。
这个定义是:能够最终靠覆盖欧盟75%人口的先进基础设施和工艺进行收集,分选和再生。不过,创新型刚上市包装是免于上面的5个级别定义,并且拥有5年上市豁免期。
目前,欧洲一些企业慢慢的开始对中国出口欧盟的包装要求提供可回收性认证。其要求一般是两个认证:一个是德国Institute Cyclos-HTP的认证,另外一个是欧洲塑料回收协议(PRE)的RecyClass认证。
去年中国出口包装总额550多亿美元,约66%是塑料包装,相信其中少数出口欧洲市场,因此,留给中国出口欧盟包装企业提升可回收性的时间还有7年,而这7年当中相关企业如何跟进,以及国内政策和法规怎么样引导市场,都将互相关联,对本土包装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2021年出台循环经济十四五规划,塑料污染治理十四五规划,加上再之前一年出台的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80号文,从政策方向上已经定下基调。
目前,包装、电子电器、汽车、建筑和农业塑料等循环发展格局不完全一样。塑料包装作为最大的塑料废弃物产生市场区块,消费后塑料包装废弃物基本还是依靠非正规体系来收集和集中。
近两年中间PET瓶打包环节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提升质量,迅速采取了自动分选设备做升级。此外,瓶片企业规模也在扩大,而造粒产能也在迅速增长。
此外,HDPE和PP杂塑和中空塑料的回收,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积极介入,且后端拥有大量的需求,产能逐渐集中,新产能搭建也十分迅速,且高端料有部分出口。由于国外需求方逐渐倾向本地采购,出口需求持续性具有风险。
虽然包装领域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了一些领域的发展,但因为后端需求有限,资产金额的投入和研发都比较有限,而且难以形成体系转型。在薄膜和软包回收,由于缺乏外部激励,近几年行业起色不明显,基本还是低位运行。
对比外部的政策,需求拉动行业和价值链合作形成,是一个有效方式;而通过法规和政策,推动前端对后端承担起责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体系的形成。
相对电子电器和汽车等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发展和讨论,包装和农业塑料,例如农药包装和机油壶等,挑战仍在,还未形成根本转变。
电子电器的回收面临着半数以上被非正规渠道收集的现象,这和消费后包装废弃物基本被非正规体系收集面临相似的局面,这直接引发数据较难统计。
近两年,发改委等部委正在通过政策要求电器生产企业承担起回收的责任。其中,2016年,国家在EPR制度政策当中提出,到2025年,重点产品的再生原料使用比例达到20%。实际上,废旧家电产品消费后所产生的再生原料大部分被降级使用。
近两年,由于循环经济被广泛倡导,且美国市场对电子科技类产品采购的EPEAT评级要求,以及企业的自身承诺等,促使电子电器产品开始广泛接收再生料的使用,并且再生料使用比例逐渐在升高。
最近两年,更多上游生产商和供货商加入到再生塑料生产和改性,因此,材料的品质也在进一步提升。
此外,汽车回收政策当中,也提出重点部件再生含量5%,这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再生塑料在相关领域的采纳。
产业政策的明确和鼓励,使再生塑料在汽车脚垫、挡板、表盘、装饰件、顶棚、电池机壳、把手等领域将进一步得到扩大。
不过,再生塑料应用到汽车领域的审批复杂,从回收公司制作再生料、改性、到零部件被车辆应用测试且审批通过的流程较长,进入外资品牌很多还要经历其国外总部的认可。
此外,价值链比较长,从拆解、改性、加工、装配厂、整车,层层挤压也让最终的再生料供货商获利微薄,阻碍着再生料在车辆应用的吸引力和投入。
目前,汽车当中再生材料的使用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熟的再生PET和再生PP等比较多,且其原料很多来自别的市场区块,比如再生纤维所采用的PET瓶原料来自包装、PP改性再生料来自电器的比较多。
由于汽车整体市场非常可观,且新能源车辆的总部很多都在中国本土,目前再生料和改性企业都希望布局其中,谋取未来红利。
中国建筑行业采用了大量的再生塑料产品,比如遮阳网、管道等等,但遮阳网的收集和管道再生料的使用管理规范化都急需加强,而农用塑料当中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地膜回收是老大难问题,试点很多,但持续性难以保证。
塑料污染治理无法单纯依靠回收全面解决,但回收肯定是关键的解决方案。 不过,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回收,都无法单纯依靠末端治理来实现。
目前的政策、宣传及行动等都偏重末端,没形成一个一个的体系方案, 即便回收较好的PET瓶,我们也能够正常的看到前端设计还存在巨大的问题、PVC标签以及不易于回收的粘合剂的使用、毛瓶和凈瓶收集方向的明确等等。
其实,这又需要市场明确给出根本性方向定位,否则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企业的未来发展面临不必要的风险,毕竟没有一家公司希望在发展之路挂上“空档”。
2023年11月8-10日,ChinaReplas2023第28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和第六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将在浙江 ·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以拥抱“黄金”时代or“巨变”前的宁静为主题全面展开。
期3天的活动涵盖包装、海洋塑料、汽车、电子电器、可回收再生设计行业标准等论坛以及超过10000+平方米的塑料循环展。
2、结束塑料污染国际公约12项可能的核心义务对产业影响解读——政府部门或专业研究机构
3、结束塑料污染国际公约零草案分析(INC3会前文件解析)——政府部门或专业研究机构
5、关于塑料的生产者责任及其利益相关者责任制度在包装、汽车、家电、纺织品行业趋势变化分析——可回收再生设计、PCR使用与追溯、EPR制度专业研究机构
6、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塑料再生与碳足迹、碳交易(CCER、PHCER、VCS)——天祥集团
7、海洋塑料回收再生情况调研报告——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中国合成树脂协会
5、美国及欧盟食品级再生塑料认证及国内企业的准备 ——Intertek Assuris天祥专家服务部中国区总经理 张霞博士
化学循环大行其道的先决条件,政策+技术+回收+商业模式4个方面都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本次论坛聚焦在这4个领域取得的进步和突破,从商业案例、技术突破、废料来源多个角度展示行业取得的进展。
“无为“塑料循环投融资论坛:搭建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接的平台,协助金融资本进入塑料回收再生行业,帮助回收再生企业做好融资前的准备。
拟邀请资本方:国际金融集团、弘毅投资、IDG资本投资、经纬投资、中国石化集团资本、中石油昆仑资本、高瓴投资、中车产业投资、SK投资、利安德巴赛尔、ABC World、博禄、胜私募基金、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中再生投资控股、上海蒙矿股权投资基金、中信环境投资集团、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江苏环保集团等有意愿进入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的优质资本
产业方:有潜力的塑料回收再生企业,准备5-6个塑料回收再生企业拟招投资的项目,CPRRA会员优先。
注意:会议内容和时间可能会调整,请大家注意新的整体的会议内容和时间安排。
上一篇: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塑料新环保标准
- 别不信塑料袋其实比纸袋和布袋更环保:限塑令错了吗?2023-07-22 20:16:26
- 我国塑料袋商场现状剖析及远景猜测陈述2023-07-22 20:16:34
- 2022年我国塑料制品产值近8000万吨!广东仍最高2023-07-26 07:59:32
- 我国塑料制品开展现状与远景剖析2023-07-26 07:59:40
- 2022年我国塑料制品职业商场数据猜测剖析2023-07-26 0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