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美好年代” ——小说家巴恩斯对“脱欧”倍感忧愁
时间: 2023-10-27 19:44:49 | 作者: 旦形塞
- 产品描述
《穿红外套的男子:妇科医生波齐与世纪末的法国》 朱利安巴恩斯 著 郭国良 译 译林出版社
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欧洲联盟正式批准英国“脱离”欧洲联盟,为英国前首相大卫卡梅伦2013年首提“脱欧”以来的种种争端画下了句号。然而,“脱欧”的代价不仅仅是大卫卡梅伦、特丽莎梅的先后下台,还有高昂的“分手费”,加之乌克兰危机的后续不利影响,特别是通货膨胀高企,起初为在欧洲内部获得更大利益而采取的口头威胁,正在让英国民众付出沉重的代价,英国也逐渐陷入孤立之中。
比起积极申请、等待了三十多年仍未进入欧洲联盟、本国领导人甚至声称毫无期待的土耳其,英国公投决定“脱欧”让人匪夷所思。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局内人和局外人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并不相同:局外人希望分一杯羹,局内人则另有打算。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保留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英镑,因而并非欧元区国家,远远称不上与欧洲联盟同气连枝,加上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英国长期独立于欧洲大陆事务),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漫长阴影下,“脱欧”的声音甚嚣尘上,最终演化至覆水难收的地步,似乎也不足为奇。
虽然成功“脱欧”,但是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倍感忧愁者中,就有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
熟悉巴恩斯的读者,想必都知道他的“亲法”身份文学意义上的他的小说《福楼拜的鹦鹉》摘得法国美第奇文学奖,《尚待商榷的爱情》荣获费米娜文学奖,本人还因为小说创作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甚至是法国总统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除了小说创作之外,巴恩斯的艺术评论也颇具眼光,其评论集《没什么好怕的》就以小说家的犀利赋予艺术解读新的可能。然而,在《穿红外套的男子》中,巴恩斯将目光投向了一位法国妇科医生波齐。
塞缪尔让波齐是一个意大利新教徒家族的后代,父亲是一位新教牧师,母亲是一位中上阶层女性。波齐幼年丧母,继母则是位英国女子,他“从小讲法语和英语”。大学时,波齐学习医学,特别是妇科学(不知是否与母亲生育后“心力交瘁”、在他十岁那年早逝有关)。波齐爱国,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担任军医,用专业知识为国奉献,但他不狭隘、不极端,积极将李斯特提倡的石炭酸消毒法引入外科手术,进而拯救了许许多多孕妇的生命,并与国际同行终生保持学术交流,堪称职业上的世界主义者。
波齐这个“外省中产阶级”,原本无法跻身巴黎上流社会社交圈,但是他身上散发着“中产阶级悦人的快乐”,这造就了他“圆滑的社交谋士”身份,加之他是个丹第或曰花花公子,同时格外精于妇科,特别是怀孕、分娩等事务,使之得以进入罗贝尔德孟德斯鸠爵士、埃德蒙德波利尼亚克王子等人的圈子,进而结识了法国、英国、美国的上流社会名人,串联起若利斯-卡尔于斯曼、莫泊桑、奥斯卡王尔德、亨利詹姆斯等小说家,莫奈、塞尚、约翰辛格萨金特、乔瓦尼博尔迪尼等艺术家,共同谱写一部激昂的“美好年代”奏鸣曲。
“美好年代”指1871年普法战争后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时期,期间,欧洲大陆总体和平,经济、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当然,这是后来人归纳时的说法,时人如今人一样有各自的烦恼忧愁:有一言不合挑起决斗者,有汲汲于寻找艳遇者,有愤愤于被人写进小说成为笑谈者,不一而足。不可否认,书中涉及的名人几乎很少有道德模范,甚至可以说是“背德者”,但如果能够越过伦理评判,则可以发现他们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性格优缺点的魅力:他们跟你我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拒绝向道貌岸然的世俗社会妥协,真诚地做自己,无论当时声名远播还是臭名昭著。
波齐个人的情史,也是书中的重点,尽管就戏剧性而言,相较其他人物“略逊一筹”。33岁的波齐与泰蕾兹相遇时,后者23岁,在波齐的激情攻势下,泰蕾兹很快点头。然而婚后不久泰蕾兹即遭遇精神危机,一度希望选择离婚,后来为了子女选择放弃,直至波齐离世这对外人眼中鹣鲽情深的夫妇实际上早已貌合神离。就像波齐和其他人物的生命历程一样,泰蕾兹精神危机的具体原因不详,但很可能与波齐多次不忠有关。可由于信仰的缘故,他们从未彻底分道扬镳。
波齐的一生经历了普法战争、德雷福斯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时代见证。然而,巴恩斯拒绝将其刻画成时代的注脚,反而充分挖掘出波齐身上的复杂性,以及他参与其中的“美好年代”生活史,借此浇自己的块垒。在他看来,波齐“理性、严谨、进取、有国际情怀且探求欲旺盛;他热情、好奇地迎接崭新的每一天”,虽然有过誉之嫌,但是推崇之情溢于言表。波齐们不是英雄,后人也不需要行为指南,但他们的世界主义精神,将目光投向世界而非局限本国的气质,百余年后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穿红外套的男子》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乍看之下是非虚构人物评传,但细读后又可称作“美好年代”文化史。在这个时期,马奈、塞尚、莫奈等画家声名鹊起,印象派、新印象派、象征派、野兽派等艺术新团体层出不穷,涤荡着笼罩于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说教的庄重氛围,为艺术乃至人生注入了新鲜而澎湃的血液。这群为艺术而艺术、或让人生模仿艺术的先锋,破坏了传统的前沿,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作者为书评人)
《穿红外套的男子:妇科医生波齐与世纪末的法国》 朱利安巴恩斯 著 郭国良 译 译林出版社
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欧洲联盟正式批准英国“脱离”欧洲联盟,为英国前首相大卫卡梅伦2013年首提“脱欧”以来的种种争端画下了句号。然而,“脱欧”的代价不仅仅是大卫卡梅伦、特丽莎梅的先后下台,还有高昂的“分手费”,加之乌克兰危机的后续不利影响,特别是通货膨胀高企,起初为在欧洲内部获得更大利益而采取的口头威胁,正在让英国民众付出沉重的代价,英国也逐渐陷入孤立之中。
比起积极申请、等待了三十多年仍未进入欧洲联盟、本国领导人甚至声称毫无期待的土耳其,英国公投决定“脱欧”让人匪夷所思。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局内人和局外人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并不相同:局外人希望分一杯羹,局内人则另有打算。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保留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英镑,因而并非欧元区国家,远远称不上与欧洲联盟同气连枝,加上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英国长期独立于欧洲大陆事务),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漫长阴影下,“脱欧”的声音甚嚣尘上,最终演化至覆水难收的地步,似乎也不足为奇。
虽然成功“脱欧”,但是难免几家欢喜几家愁,倍感忧愁者中,就有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
熟悉巴恩斯的读者,想必都知道他的“亲法”身份文学意义上的他的小说《福楼拜的鹦鹉》摘得法国美第奇文学奖,《尚待商榷的爱情》荣获费米娜文学奖,本人还因为小说创作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甚至是法国总统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除了小说创作之外,巴恩斯的艺术评论也颇具眼光,其评论集《没什么好怕的》就以小说家的犀利赋予艺术解读新的可能。然而,在《穿红外套的男子》中,巴恩斯将目光投向了一位法国妇科医生波齐。
塞缪尔让波齐是一个意大利新教徒家族的后代,父亲是一位新教牧师,母亲是一位中上阶层女性。波齐幼年丧母,继母则是位英国女子,他“从小讲法语和英语”。大学时,波齐学习医学,特别是妇科学(不知是否与母亲生育后“心力交瘁”、在他十岁那年早逝有关)。波齐爱国,在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担任军医,用专业知识为国奉献,但他不狭隘、不极端,积极将李斯特提倡的石炭酸消毒法引入外科手术,进而拯救了许许多多孕妇的生命,并与国际同行终生保持学术交流,堪称职业上的世界主义者。
波齐这个“外省中产阶级”,原本无法跻身巴黎上流社会社交圈,但是他身上散发着“中产阶级悦人的快乐”,这造就了他“圆滑的社交谋士”身份,加之他是个丹第或曰花花公子,同时格外精于妇科,特别是怀孕、分娩等事务,使之得以进入罗贝尔德孟德斯鸠爵士、埃德蒙德波利尼亚克王子等人的圈子,进而结识了法国、英国、美国的上流社会名人,串联起若利斯-卡尔于斯曼、莫泊桑、奥斯卡王尔德、亨利詹姆斯等小说家,莫奈、塞尚、约翰辛格萨金特、乔瓦尼博尔迪尼等艺术家,共同谱写一部激昂的“美好年代”奏鸣曲。
“美好年代”指1871年普法战争后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时期,期间,欧洲大陆总体和平,经济、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当然,这是后来人归纳时的说法,时人如今人一样有各自的烦恼忧愁:有一言不合挑起决斗者,有汲汲于寻找艳遇者,有愤愤于被人写进小说成为笑谈者,不一而足。不可否认,书中涉及的名人几乎很少有道德模范,甚至可以说是“背德者”,但如果能够越过伦理评判,则可以发现他们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性格优缺点的魅力:他们跟你我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拒绝向道貌岸然的世俗社会妥协,真诚地做自己,无论当时声名远播还是臭名昭著。
波齐个人的情史,也是书中的重点,尽管就戏剧性而言,相较其他人物“略逊一筹”。33岁的波齐与泰蕾兹相遇时,后者23岁,在波齐的激情攻势下,泰蕾兹很快点头。然而婚后不久泰蕾兹即遭遇精神危机,一度希望选择离婚,后来为了子女选择放弃,直至波齐离世这对外人眼中鹣鲽情深的夫妇实际上早已貌合神离。就像波齐和其他人物的生命历程一样,泰蕾兹精神危机的具体原因不详,但很可能与波齐多次不忠有关。可由于信仰的缘故,他们从未彻底分道扬镳。
波齐的一生经历了普法战争、德雷福斯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时代见证。然而,巴恩斯拒绝将其刻画成时代的注脚,反而充分挖掘出波齐身上的复杂性,以及他参与其中的“美好年代”生活史,借此浇自己的块垒。在他看来,波齐“理性、严谨、进取、有国际情怀且探求欲旺盛;他热情、好奇地迎接崭新的每一天”,虽然有过誉之嫌,但是推崇之情溢于言表。波齐们不是英雄,后人也不需要行为指南,但他们的世界主义精神,将目光投向世界而非局限本国的气质,百余年后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穿红外套的男子》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乍看之下是非虚构人物评传,但细读后又可称作“美好年代”文化史。在这个时期,马奈、塞尚、莫奈等画家声名鹊起,印象派、新印象派、象征派、野兽派等艺术新团体层出不穷,涤荡着笼罩于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说教的庄重氛围,为艺术乃至人生注入了新鲜而澎湃的血液。这群为艺术而艺术、或让人生模仿艺术的先锋,破坏了传统的前沿,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作者为书评人)
陈奕迅亮相澳门《尘大馆》 与Michael Lau共同为巨型CHIN UP作品线
陈奕迅亮相澳门《尘大馆》 与Michael Lau共同为巨型CHIN UP作品真迹剪彩